稀土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计算机、通讯、医疗、航天、军事等领域,而稀土永磁钕铁硼材料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支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手表、照相机、录音机、CD机、VCD机、计算机硬盘、光盘驱动器,大到汽车、发电机、医疗仪器等,永磁材料无所不在。正是由于广泛应用了稀土永磁材料,众多电子产品的尺寸进一步缩小,性能大幅度改善。
目前世界稀土永磁材料和铁氧磁体的生产重心已转向我国。目前Ba、Sr铁氧体仍然是用量最大的永磁材料,但其许多应用正在逐渐被Nd-Fe-B类材料取代。并且,当前稀土类永磁材料的产值已大大超过铁氧体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已发展成第一大产业。这就为钕镨和稀土永磁材料类上市公司提供了较为乐观的成长空间。自1990年以来,全球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增长迅猛,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进入二十一世纪,尽管日、美、欧等发达国家稀土永磁产业的发展止步不前,但由于中国稀土永磁产业的超常发展,使得全球稀土永磁产业依然保持了迅猛增长的态势。2005年,全球烧结钕铁硼产量为42300吨,中国的产量为33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8%,2006年中国的产能是39000吨,全世界的产量为55540吨,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日本烧结钕铁硼磁体原地踏步,处于维持状态。美国烧结钕铁硼磁体2004年后全部消亡。粘结磁体企业除日本的大同外,其余基本在中国。全球粘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8%,基本保持了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2005年,虽然全球粘结钕铁硼磁体产量比2004年略有下降(1%左右),但中国的粘结钕铁硼产量保持了11%的增长,中国在当时,粘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已超过全球产量的40%,带动了全球产业的发展。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磁性材料中心,1990年中国铝镍钻磁体已占全球首位,1995年中国铁氧体磁体已占全球首位,2000年中国钕铁硼磁体已占全球首位。
2010年,全球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已经突破8万吨,中国产量6万吨;到2010年,全球粘强钕铁硼产量突破了1万吨,中国产量将超过6000吨,2010至今,钕铁硼的市场供给已经出现了短缺,而2011年只是短缺的开始,其原因就是因为稀土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