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发展现状
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稀土永磁材料的代表,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烧结、粘结和热压三种。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是应用粉末冶金工艺,将预烧料制成微粉,压制成型制成坯料,再进行烧结而制成,具有高磁能积、高矫顽力和高工作温度等特性,主要应用于大中型电动机、风力发电机等领域。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把钕铁硼磁粉与高分子材料及各种添加剂均匀混合,再用模压或注塑等成型方法制造的磁体。粘结钕铁硼性能不如烧结钕铁硼,但其具备工艺简单、造价低廉、体积小、精度高、磁场均匀稳定等优点,主要应用于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消费类电子等领域。热压钕铁硼永磁材料是通过热挤压、热变形工艺制成的磁性能较高的磁体,具有致密度高、取向度高、耐蚀性好、矫顽力高和近终成型等优点。目前仅少数公司掌握了生产工艺,专利壁垒和制作成本高,总产量比较小。烧结钕铁硼、粘结钕铁硼和热压钕铁硼在性能和应用上各具特色,下游应用领域重叠范围比较少,相互之间更多起到功能互补而非替代或挤占的作用。
2、行业竞争格局
(1)我国是世界钕铁硼磁性材料的主要生产地。 生产钕铁硼永磁材料需要采用稀土作为原材料。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产量国。因此,我国生产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6年全球钕铁硼产量 13.28 万吨,其中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为 11.28 万吨,占比 84.94%。
(2)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中、低端产品占比较高
2016 年我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占全球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的 55%左右,明显低于稀土永磁材料的占比。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中、低端产品占比较高。
(3)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供应量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中国境外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制造商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欧洲,我国有充足的稀土原材料和具备竞争力的劳动力,加上国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迅速发展,下游领域需求比较大,境外厂商开始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比如 2015 年 6 月日立金属与中科三环在江苏南通设立合资公司“日立金属三环磁材(南通)有限公司”,建成后将新增产能8000 吨。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供应量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4)随着钕铁硼成分专利的到期,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企业逐渐参与国际竞争
日本日立金属(NEOMAX)和美国麦格昆磁(Magnequench)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大部分钕铁硼成分专利,截至 2014 年 7 月均已到期。这些成分专利的到期, 为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海外市场机遇,并与这些国际领先企业直接竞争。报告期内,我国稀土永磁材料的净出口数量(出口减进口),从 2014 年的 1.9 万吨,增加到 2016 年的 2.46 万吨,增幅29.59%。